欢迎来到追赶网 - B2B中小企业推广平台
追赶网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隶属东北师范大学,截至2018年10月,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展示东北古代及近现代民族民俗最全面的综合性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隶属东北师范大学,截至2018年10月,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展示东北古代及近现代民族民俗最全面的综合性博物馆。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包括东北古代民族民俗、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东北地区代表性行业作坊及专题展览。东北民族民俗是东北各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东北各民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9月,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评定,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组织专家复核,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为第三批国家三级博物馆。2020年12月,被定为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历史前沿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馆,位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广场南侧,毗邻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和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3000平方米,民族民俗类藏品40000余件。是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展示东北古代及近现代民族最多、古今民俗事象最丰富的综合馆,是公众学习和了解东北民族民俗的课堂,也是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馆设有东北古代民族民俗、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东北代表性行业作坊三个基本陈列展区和若干专题展区。各展区采用实物、图表、文字、沙盘、场景复原等传统展出方式及电子模拟、影像合成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了东北民族民俗事象及其最新研究成果。
馆内展览
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古人类、古文明和多民族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全国统一版图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共同生活在东北的众多民族,学术界将其分为肃慎、秽貊、东胡和华夏—汉族四大族系。由于他们种族源流和分布地区诸方面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东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区展现了从40万年前庙后山人古人类开始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的源流与历代建置。
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区
1.蒙古族展区
蒙古族源自东胡族系,与室韦族中的蒙兀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历经民族融合、发展,于13世纪初正式形成蒙古族。人口约581.4万人(2000年),东北地区约占半数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2.撮罗子
“撮罗子”又作“仙人柱”,是鄂伦春等游猎民族较为原始的住房。其建造方法是先用三或五根顶端带杈的粗实木杆,斜立、互相咬合撮在地上,鄂伦春语称它为“刷那”,起支撑固定作用。然后用木杆依次斜搭在“刷那”上,有时还用“乌鲁包藤”(柳条圈)缠绕顶部以加固。撮罗子覆盖物因季节而不同,冬季一般覆以狍皮,夏季多用桦树皮、茅草等。
3.汉族岁时节日
东北汉族使用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方言特征明显,通用汉字。岁时节日较多,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四大传统节日,庙会十分兴盛。尊崇儒家文化,传统宗教为佛教、道教,民间亦流行多神崇拜。
东北代表性行业作坊展区
1.铁匠铺
过去东北的村镇中都有铁匠铺,也称“铁匠炉”。铁匠铺中有与风箱相连的洪炉,要锻打的铁料先在炉火中烧红,再放于砧子上,由师徒合力打造成型。锄、镐、镰、耙、门环、马掌等老百姓常用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刀、枪、剑、戟等冷兵器,无不出自铁匠铺。
铁匠铺收益是很高的,故有“泥瓦匠干一天,不如铁匠铺冒股烟”的俗谚。但工作也非常辛苦,铁匠师傅需要伴着洪炉高温长时间挥动铁锤,做活时赤膊上阵,仍会汗流浃背。要打造出结实耐用的铁器,除了肯吃苦,还需要扎实、精湛的技术。这也是将打铁与撑船、做豆腐并称为世上最难三件事的原因。
2.钱庄
钱庄是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信用机构,亦称票号、钱店,是银行的雏形。唐代,城市里出现了经营借贷业务的质库和替人寄存、保管财物的柜坊,可视为钱庄的前身。明代前期,官府放开货币流通,经营银钱兑换的钱庄应运而生。至明末,钱庄还发展出存款、放贷、汇兑等业务,且兼营米、布买卖。随着钱庄的迅猛发展,各地还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其中以晋商票号最为著名。
中国直至清末才出现真正意义的银行。钱庄在促进商业发展、密切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题展区
萨满文化展
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是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原始宗教。萨满为通古斯语,义为“晓彻”,指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之人。因此,萨满是天的使者,向神报告人的行动并祈求愿望,向人传达神的旨意。“萨满”一词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兀室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后通称作“萨满”。萨满教,即由萨满而得名。
红山文化展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其主体分布范围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的西部地区,年代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出色地承继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优势因素,同时受到了东北平原诸多原始文化及中原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距今约5500 -5000 年的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大型祭祀中心和玉礼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其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了显要位置。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参观指南
开放情况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周一闭馆
参观时间:
上午9:00至下午16:00
售票时间:
上午9:00至下午15: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harbin@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推荐阅读
追赶网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

追赶网已在部分功能深度整合DeepSe...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应收藏

多种业务兼职用得着可收藏,一定有你用得...

信息推广业务诚邀兼职小伙伴

帮企业加入六合一信息推广,百度关键词搜索...

六合一信息推广会员的优势

六合一云网站-企业必备信息推广工具,电...

六合一信息推广新手教程

六合一网站.发布信息.同城服务.百度优...